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2002選戰小冊for張燦鍙

「他的血壓並不穩定,也許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血壓都偏高。」

張金石醫師,張燦鍙市長最倚賴的醫生,他的專長是小兒科和家庭醫學,曾經市長有過心律不整的毛病,而就醫於此。
醫病間建立起難得的互信。

醫病也醫心,從過去照顧市長的紀錄,他覺得市長平日的工作壓力太大,使命感太重,讓自己的健康,增加許多無形的壓力,或許,最近的官司,也是影響市長健康的重要原因。

張醫師不去評斷市長是非,只奉勸他幾句:「任何誤會都有澄清的一天,唯有保持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是非自有公斷,公道自在人心。



感謝上蒼,我不屬於權力舵輪,我與受它壓迫的人們同在。
~泰戈爾,漂鳥集

2001年4月17日,台南地檢署大張旗鼓,以近乎強迫取分的方式,用運河與土地徵收案主導人有湮滅証據嫌疑的說法,將台南市長張燦鍙收押禁見,創下我國司法史與地方自治史的紀錄,司法權限一時膨脹至無限上綱。

一個月後,高院撤銷羈押裁定,原因是,檢察官早已二次搜索市府,多位證人也經多次傳喚,無湮滅、偽造之嫌,已無羈押理由。

王朝馬漢,傾巢而出,結果,唱不出新戲碼,辦不出新證據,只上演開頭一段沒有劇本的即興演出。

張燦鍙,為台灣民主奉獻一生,曾在台灣最風聲鶴唳時,闖關返鄉,怎麼也沒想過,會被羅幟這樣的理由,在這樣的年代,再次身陷囹圄。

就這樣,他被莫名其妙的關了一個月。


三十多年前,陳唐山和張燦鍙這兩個小伙子,一起在美國為台灣未來打拚,三十多年後,兩人分居台南縣市的首長,境遇,卻大相不同。

陳唐山回憶說,在美國時,有次聽到張燦鍙的小女兒生病住院,診斷後發現,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的關係,導致身體不好。

聽到這個消息的他,簡直不敢相信,因為以美國生活水平,和張燦鍙任職教授的條件,怎麼會到這樣的田地,他有些不能諒解張燦鍙夫婦疏於照顧小孩的行為,但也不能不感佩,甚至感動,他們會為了台灣獨立運動,癈寢忘食到這樣的地步。

這樣拚命的張燦鍙,三十多年來,都沒有變過,陳唐山說,他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張燦鍙貪污或包庇貪污。


「圖利」?「圖」的是什麼?

台南市長四年,張燦鍙因案被檢察官起訴求刑,已累積到二十六年。

然而從運河景觀案的五億元工程、新吉工業區八十多億元開發案,到既成道路徵收補償案兩億多元,總共近九十億的大餅,經過檢察官反覆搜證,與張燦鍙有關的所有戶頭,依然清清白白,連個餅屑都沒有,唯一黑掉的,是張市長一生的清譽。

張燦鍙到底在圖什麼利?或許只有起訴他的檢察官陳誌銘,才能在雞蛋中挑出孔龍骨骸。

不能怪檢察官的「設身處地的合理懷疑」,畢竟是九十億的商機,哪個「正常」的台灣人,不會想從中揩油!?換成檢察官自己,大概也不免大動凡心,因此,才會如此「嫉惡如仇」吧!

敏銳而狹隘的心靈,它事事計較,卻停滯不前。

對於檢調的調查,張燦鍙從來沒有意見;他在乎的是:任何人權進步的國家,証據是調查的唯一鐵責,台灣呢?

當任何積極任事的舉措,被冠上「圖利」字眼,造成的影響是很可怕的。最明顯的,所有公務員,不會再有任何開發、招商的念頭,誰知道冷不防有一天,一封黑函,「為民謀福」就成了「圖利」,不會再有任何融資借貸,因為哪個敢蓋章,哪個就得負責到底,「寒蟬效應」將讓經濟不景氣的寒流雪上加霜。


「錯誤」無法承受打擊,而「正確」卻能屹立不搖。

情治單位出身,在調查局待了十六年的林清堆拍胸脯保證:「我確信張燦鍙在市長任內沒有任何不法!」

人的性格有延續性,做法可能改變,但出發點不會不同。
張燦鍙非常有募款能力,為避嫌,當年在海外金額上千萬的募款所得,都由組織內的財務人員經手,不同於其他人由親信處理的做法。

為了保釋當年在美國行刺蔣經國的黃文雄、鄭自才出獄等候審判,張燦鍙與兩人並無特殊關係,卻憑著一股現代人看來痴傻的「革命情感」,拿自己在紐約的房子當擔保,最後賣了。

全家四處寄居,也要義助為台灣共同奮鬥的同志。

這樣的人,打死都不可能貪污!

對於運河植栽、新吉工業區、土地徵收等三個讓張燦鍙遭起訴的案子,林清堆歸納出了一個共通點,都是因為張燦鍙對人性太信任了。

林清堆相信:司法不死!最後終會還張市長清白。

而他,一個國民黨員,不後悔與台獨意識堅決的張燦鍙「淌這個渾水」。


「如果有弊端,為什麼我承包的工程沒有!」在營造業卅多年的義泰營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隆雄談論著張燦鍙牽涉的案子,黝黑的臉上有著「台灣歐吉桑」打抱不平的正義感。

在承包台南市望月橋工程之初,陳隆雄多次向張燦鍙提出餐敘的邀請,大概有七、八次吧!可是張燦鍙總客氣的回絕,反而說等望月橋通車後,再請陳隆雄吃飯,謝謝他讓工程如期完工。

好一個「圖利他人」的市長!陳隆雄說,除了工程品質,張燦鍙什麼都沒有要求!

開創台灣文化基金會與台南市政府有什麼不同,其實陳隆雄搞不太清楚,但是二年多前,陳隆雄為了謝謝張市長,主動提出要「寄附」三、五萬給開創台灣文化基金會,沒想到答案一如餐敘的邀約--仍然被回絕。

基金會的董事張丁蘭說,基金會當然需要外界贊助,否則如何運作,但必須要與市府有關的人、單位脫鉤,陳董事長的好意,她心領了。


在獄中的一個月,燦鍙忙的不僅是自己的案子而已。

因為一間兩坪不到的囚房,陸陸續續有偷車犯、竊佔國土者、煙毒犯來和他「做伴」;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個煙毒犯。他只是個年紀很輕的孩子,在台南被捕後被收押禁見,住在北部的家人,完全無法得知他的行蹤。

他在拘留所裏,沒錢、沒律師、沒有任何的幫助,最後,還是張燦鍙在和李勝雄律師見面時,順便委請李律師替他聯絡家人,詢求幫助。

這個孩子後來被送到勒戒所,隨身的行李多了兩千塊錢,是燦鍙塞給他的。

即使身陷囹圄,張燦鍙還是盡力的幫助每一個身邊的人,不管是在獄中,他也持續關心著同樣被收押的同仁是否被釋放,這樣的熱心和惜情,也難怪人家說他是「圖利他人」。

倒是他笑著自許說:「圖利市民是我最大的心願!」


漆黑的天空,藏不住市政大樓的高大身形,幸好有道溫柔的光,從六樓發散出來,台南的夜,因此而溫暖,心安。
計程車司機施水泉說:「常常深夜十二點時行經市政大樓,看見市長窗戶依然是亮的,他好像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在府內、在車上,當了市長的張燦鍙,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安排在市政上,每天馬不停蹄的接見、拜訪、視察、市政會議、議會詢答,海安路地下街施工時,遇大雨坍方,親自捲起褲管在溝渠中指揮搶修,科工區淹水時,也在第一時間趕到處理…

每天至少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上,過著像清教徒一般的日子,市府,是張市長的修煉場。

瀑布高唱著:「雖然少量的水源便能解渴,我卻樂於奉獻我的所有。」張市長的確有點工作狂,不管是三十年前為台獨聯盟奔走,或是現在為故鄉府城奮鬥,那不停止前進的身影,步伐不曾稍歇。


從張燦鍙入主市府開始,市府的門就變大了。

過去只有少數有背景、有財力的人才能走的特權之門,現在的台南市找不到,相反的,只要你有能力,就有機會為府城服務。

目前市府許多一級主管,就是在張市長這種用人唯才的政策下進入市府團隊。

前台南工策會總幹事、現任台南副市長的陳俊朵笑稱:「我記得來市府服務時,正好興票案炒得火熱,同事常開玩笑問我:『長輩在哪裏?』」

他回憶到,市長在用他前,只問一句:「你有沒有時間?」他說:「有意義的事就有時間。」隔天,陳俊朵收到進市府服務的邀請。

沒有長輩,不用關係,許多主管常開玩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交到好運,也難怪,每一位被拔擢的人,都對市長折服不已,而全心奉獻自己專長。

市府曾流傳這樣的小故事,一個中階主管在上任第一天,告訴他的職員說:「你們不用懷疑我,我和你們之前的主管不一樣,我不用花錢,不靠背景,想問我怎麼進來,去問市長吧!」


為了第二天公事而忙到凌晨的燦鍙,常常拜託隨從人員一起睡在市長室內。

燦鍙隨扈許俊吉覺得市長的生活沒有什麼好說的,每天除了公事還是公事,以他的價值觀而言,他認為市長有些無趣!

雖然覺得張燦鍙有些無趣,但長遠的眼光、求好的態度、執著的毅力、清廉的作風,許俊吉認為這三年中,從市長身上看到的比自己卅多年來的所學還多。

這些是用「拋妻棄兒」,時常睡在市長室裡換來的。許俊吉認為值得!

真可謂仁者之德如風,風行而草偃。

張市長的美式作風,有褒!有貶!因此,市長身邊的人常常勸他,在台灣目前的生態中,政治人物要懂得迎合群眾,不要有道德潔癖,否則很難生存。然而面對這些勸說,張燦鍙一貫的回答是:「不是我太真、太直,是別人太假、太歪。」他仍是不改初衷。


「跟著市長做事可以消除業障!」

這句話聽來有點可笑,但卻是張市長的司機,人稱「保哥」的黃金騰先生最真誠的心聲。

跟著市長,除非張燦鍙到中央去要錢,否則每天至少要工作十六小時,跟這樣的老闆,真累!但是保哥覺得能為市長做點事,讓他在市政上不要太分心,是功德一件,也是一種間接的為民服務。

曾經年少不經事的保哥笑稱自己現在是「半個公眾人物」,因為張市長的緣故,他現在所有的行為都必須自重,以免破壞市長形象,張燦鍙是個讓人不自覺想效法的標竿,雖然真的很累!

保哥說:「不會『做人』,是市長最大的敗筆。府城沒有一個人曾收到他致贈的花籃、花圈,民調滿意度會高才奇怪!」

保哥私下給張燦鍙取了個綽號「厭頭」(指一個人過於質樸,導致顯得有些憨憨的)。以他對張市長的尊敬,這個綽號透露出對市長不會做人而遭致誤解的心疼,他期許市長能夠「矯情」一點。

仗義每多屠狗輩!沒有高學歷的保哥說,為市長做事錢真少,但為的就是「奇檬子」,他認為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歷史會見證張燦鍙的所做所為,他希望能沾光,以後可以很驕傲的對後代說,他當過張燦鍙的司機。


十一
「他們夫妻倆就是這樣,不怕得罪人,一派美式作風,在台灣這種社會,很容易折損。」台南縣長陳唐山,如此表示。

認識張燦鍙夫妻的朋友,都很愛和他們交陪,可是,也常為兩人捏一把冷汗,「我們常聽到一些不利他們的不實耳語,可兩人都不太在乎,總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但是台灣,並不是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久了,自然積非成是,謠言並非止於智者,謠言只止於不聽者。」

「就拿紅包事件來說好了,夫人連在基金會的沙發,都是向別人募來的中古貨,省得不得了,哪裏會去跟人拿紅包?結果,也能傳的沸沸揚揚,言之鑿鑿。」

久在教育界,現為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的吳美滿理事長,很替他們打抱不平,「事實上,夫人對這種送往迎來是很有潔癖的,一次支持者送來自家種的農產品,為了避嫌,夫人還要他們拿回去,場面一時弄得有些尷尬,我們勸她,這是人家一番好意,但為了自清,她仍然堅持不收。」

張燦鍙的好朋友,台南縣長陳唐山也認為,長期受到美式直來直往作風的影響,讓張燦鍙要完全適應台灣的政治環境,更加的辛苦。

他們夫妻只是對事不對人,可在台灣社會,便覺得你不禮貌,不過,只要認識張市長夫妻,也很容易被他們這種「真」所感動。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對「真」的堅持,張燦鍙夫妻,不會在這麼辛苦的台獨道路上,踟躕併行三十年。

十二
對於張市長的人格,大家多予肯定,但總覺得他少了一批稱職的市府團隊,導致市政成績無法為更多市民接受,感到惋惜。

「市長的耳根子軟,對人很包容,這是他做人的成功,卻很可能是做官的危機。」

他的一位朋友說的好:「台灣和美國人才最大不同之處:美國的人才,總不吝惜自我推銷,而台灣的人才,則比較被動,等待別人三顧茅廬,我們不太擅長誇獎自己;如果一開始沒有這樣的認知,就用美式方法,在台灣任用人選,很容易選到投機的機會份子。」

美式的作風,的確讓他剛回來時,吃到不少虧,另外,也由於他過於放眼大處,比如說城市定位和遠程規劃,較少兼顧許多可立即提升市民觀感的舉措。

幸而,經過第一年的磨合,目前已上軌道,整個市政團隊,也逐步發揮其功效。

曾擔任過市長秘書的楊爵綺說:「市長的生日願望是:有一天台灣能夠獨立。這也是市長一輩子的願望。」

其實,燦鍙的生日是二月二十九日,要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而親屬部下們,在閏年之間的三年,都會在三月一日,幫他慶生。

楊爵綺說,市長就是這麼一個對事執著,對人寬容的人,也因為他具有高度理想性,不管台灣獨立這條道路多麼艱困,他都甘之如飴。

但這也是張市長的魅力所在,他懷抱理想,目光遠大,他曾說:「民主,不只是選舉,更一種生活方式。」

此刻,他正努力著把這樣的生氣,注入府城的環境之中。

十三
身為「前朝遺老」卻因為張燦鍙用人唯才的哲學,目前仍在台南市政府擔任建設局長的蔡長山形容:「當了廿年的公務員,從來沒看過這樣的市長;他,是一個慈愛的長者。」

從來不對部屬疾言厲色,手底下的人做事有時拖拉,張燦鍙不曾有一句重話,只是不斷敦促。記憶中,只有在一次會議時,部分同仁因為少做少錯的心態,未在簽辦單上本諸專業簽擬具體意見,他才忍不住「提醒」大家,如果沒有提出可行建議與解決方案,那市民需要公務人員做什麼?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被無端起訴後,張燦鍙仍然沒有停下市政的腳步,縱使受到不白之冤,民調市政滿意度偏低,他還是常拉著局處首長,一天到晚前往中央去要錢,尤其是因為活絡科工區的案子,經濟部的官員,看到張燦鍙就頭疼。(?)

運河整治、安平舊港打通、全國唯一的活魚儲運中心、科工區用地政策轉換的爭取、招商、安平工業區使用限制的解除…,真不懂,為什麼市民都感受不到市府團隊的努力?

陳水扁總統在台北市長連任失敗時有感而發:「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

「難道要換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主政時,大家才會感念這位『做呷流汗,別人嫌呷流涎』的市長嗎?」蔡長山疾呼,提出這樣的預警。

十四
也許台南市政府的宣傳做得不夠,導致張燦鍙的用心與市民的感受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台南市工商企業跨業交流會的會長池瀛首,每每拿著張燦鍙「就職二週年暨一九九九跨世紀年終工作報告書」,向接觸的人傳遞市政建設的成果。

池瀛首與張燦鍙不熟,每次見面都在相關的會議上,兩人甚至沒有交談,只是從每次的會議中,他感受到張市長對提振台南市工商活絡的用心。

台南科工區的土地原本只能出售,由於成本過高,張燦鍙又開始「圖利」廠商,將用地政策由出售改為可出租,租金更從原來的每坪每月三百元,打了四折變成一百廿元,以便招商,帶動地方繁榮。

不同於以往官僚氣息濃厚的市長,在台南市工商界活躍已久的池瀛首覺得張燦鍙比別的市長平易近人,對工商業界的輔導,也比以前認真;他上任後,市府公務人員跟市民更接近了!不像以前,連市府掃地的工人都像在當官一般不理人。

為了縮短認知與實際的落差,池瀛首邀請看得出張燦鍙努力的市民,一起加入為市府團隊宣傳的行列。

十五
對於張燦鍙「圖利」一事,位於安平工業區內的美全企業董事長林清全說,「爭取工業用地限制的解禁、標準廠房閒置問題的解決,是張燦鍙市長這三年來『圖利』安平工業區廠商最有力的證據」。

安平工業區用地限制今年五月解禁後,目前已成為工商綜合區,有五百多家廠商因此受惠,預料可提供數千就業機會。

在用地政策未改變前,根據促產條例對乙級工業區的規定,只有興辦工業的經營者才能購買工業區的土地,且工業區的廠商不得從事商業行為,此種限制嚴重影響工業區的發展,為此,早在十年前,台南市工業區的廠商便聯合向政府提出放寬用地政策的訴求。

不過,由於近年來政府對高科技產業情有獨鍾,所謂「傳統產業」早就成了「棄嬰」,根本沒有官員願意為工業區的用地解編出力,直到張燦鍙上任後,事情才出現轉機。
身兼台南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名譽理事長的林清全回憶說,以他這廿年來在安平工業區廠商聯誼會、協進會內的觀察,為了土地變更問題,十幾年來口頭上承諾願意幫忙的官員太多了,可是沒有幾個人真正出力。張燦鍙剛上任時也提到了安工區的困境,他原以為張燦鍙跟從前的主政者一樣,嘴巴講講就算了,所以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張燦鍙真的做到了。

在安平工業區的案子上,台南市政府這兩、三年做的,比過去十幾年來的總和還多。林清全說,張燦鍙的行動力令人激賞!

也許是在技術上不夠純熟,這樣的行動力,讓張燦鍙在施政上遭到嚴厲的指控,但是,身為公僕,不就是要圖利人民嗎?

十六
台南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現任理事長張賜甲,只有一句話要對張燦鍙市長表達,他說,謝謝!安平工業區用地政策得以大轉變,都是張燦鍙努力向經濟部爭取的成果。

張賜甲記得,張燦鍙上任未滿三個月,就邀集了安平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卅餘名理監事,在市長公館內召開第一次「早餐會報」,討論如何解決安工區的問題,從那次起,大小會議不斷,經過多方協調爭取,終於獲得經濟部首肯,放寬用地限制。

不過,張賜甲認為張燦鍙是個不居功、不作秀的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安平舊港的開通。

安平舊港打通,是府城盛事,運河終於成了活水,依照「常理」判斷,應當有個慶祝活動、開通大典什麼的,就算不為歌功頌德,也該好好熱鬧一番。但是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台南運河的新生命力!張賜甲從這點看出,張燦鍙市長是個做事的人。


張賜甲說,他是自半年前接任理事長的職務,才與張燦鍙有進一步的接觸,但嚴格來說,除了會議上的照面,兩人並沒有公務以外的往來,說白一點,就是不熟,但是從張燦鍙這些行事風格,他知道「有功嘸賞,打破要賠」的苦差事,還是有人會去做。

快七十歲的張賜甲說,台南市還好有張燦鍙!

十七
經銷賓士車的台南賓泓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向台南市政府提出了在安平工業區內經銷賓士車及其維修服務的營業申請,如果沒有意外,賓泓公司將是用地限制放寬後第一家實際受惠的廠商。

施志昌表示,公司在安工區的土地去年就買了,當初土地政策還未改變,所以一直閒置無法使用,不過,當時,他們就知道台南市政府對爭取土地變更非常積極,安平工業區現在可以變成工商綜合區,他們一點也不意外,這些都要歸功於市府同仁及張燦鍙市長的努力。

在商言商,企業最主要目的是自身的獲利,但如果能在獲利之餘,同時帶動地方繁榮與商機,創造多贏局勢,將是政府「圖利」企業的最終目的。賓泓公司管理部經理施志昌說,希望此次在安工區的設點,可以達到上述多贏的目標。

十八
根據民意調查,台南縣是全國施政滿意度最高的縣市,但是在台南市科工區及台南工業園區同時設有廠房的台鹽公司經過比較後,認為台南市政府的行政效率與對工商業的服務,並不會比台南縣差!

在台鹽服務廿三年,目前擔任台鹽生技廠廠長的廖惠正說,以台鹽在台南科工區廠房申請使用執照的過程為例,從送件到審核通過,不用一個月就完成了,這不是台鹽與市政府的關係多好,而是市府目前的行政效率的確大大提升,當然,台鹽申請文件準備充分也是加速審核的要件之一。

對於科工區的招商,台南市政府及張燦鍙的確費了一番心力,其降低土地成本的做法,是吸引投資的最佳利器。

廖惠正舉台鹽在科工區的兩家廠房為例,第一家廠房土地是在八十八年間購買,當時由於土地僅能買賣不能租用,成本實在過高,廠商在科工區投資的意願也相對降低,張燦鍙為此多次向經濟部爭取,才使得科工區土地可採租賃方式使用,大大降低廠商成本。台鹽第二家廠房土地就是從八十九年初開始,以每平方公尺三百元的價格承租,日後還有「44668」的租金優待,也就是第一、二年租金4折,第三、四年6折,第五年8折,這對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多,當然入駐科工區的意願就相對高了不少。

有了這麼多優勢,廖惠正「呷好到相報」,他說,歡迎各大產業一起到台南科工區來當鄰居。

十九
在產業不斷出走的潮流中,以鎖螺絲為本業的頂祺實業公司反其道而行,選擇在台南市科工區設廠,因為經過仔細評估後,他看好科工區的前景與發展。

頂祺公司董事長陳河田十分佩服張燦鍙長遠的眼光,懂得以科工區的發展為施政要務,他認為,只要好好發展科工區,屆時與台南工業園區及路竹工業區結成鐵三角,對於帶動地方繁榮有莫大助益,新竹工業園區對新竹地區發展的影響,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張燦鍙目前的政績看來,受惠的似乎只有工商業,但是間接影響的,將是全體市民的就業與公共設施等大環境的改善。

二十
「在經濟潮流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只要一個決策比別人慢,就可能錯失商機,在時效上,台南市政府給了我們最大的協助。」剛於台南科工區完成擴廠營運的達方電子公司副總經理陳健治,對台南市政府的行政效率給了一百分。

如果其它縣市申請建照及使用執照各需要三個月,以達方公司目前的經驗,台南市政府只要一個月就可以審核通過。

總公司位於桃園的達方電子公司,八十七年在台南科工區買了第一筆土地,陳健治坦承,這片土地買貴了,增加公司不少的成本,若不是市政府在行政上提供最有效率的協助及目前工業區用地政策改變,公司根本不會考慮繼續在科工區擴廠。

而現在,達方電子在科工區第二家廠房使用執照已獲審核通過。陳健治認為,雖然目前科工區的土地租金看起來比台南工業園區高,但是工業園區根據各公司的營運狀況,還要加收管理費,精算之後,並不會比台南科工區便宜。
對於土地成本的降低,陳健治說還真得謝謝張燦鍙,他不知道這算不算「圖利」?不過,他預料,科工區的發展,同時將給台南市帶來無限商機。

二十
常常有人問嘉道營造公司的董事長黃榮霖,「承包市府工程到底需不需要送紅包?」黃榮霖的回答是「笑死人了,怎麼可能!」

黃榮霖從蘇南成主政時代就開始承包市府的工程了,他說,現在只要顧好工程品質,其餘的部分,根本不需要擔心。

運河護岸工程不算大,他說,施工期間原本以為市政府對這種小工程不太關心,也從來沒有見過張燦鍙到場,但附近的居民告訴他,張燦鍙市長常常在下班後來「偷看」。他才知道,市長太忙了,只好利用下班時間前來關心,還好,自己是個施工實在的人,否則一定無法通過驗收。
台南市施政滿意度民調不高,地方建設太少是張燦鍙經常被批評的重點,對此,黃榮霖說,身為一家營造公司的老闆,他當然希望台南市的工程愈多愈好,大家才會有飯吃。但平心而論,如果市府有錢,誰不會想慷公家之慨,張燦鍙已經是歷任市長中,最努力向中央爭取經費的,但是經濟客觀環境變差,政府財政拮据,又怎麼能怪到張市長頭上。

二一
「運河是府城人的面子,您可要多費心了」,這是張燦鍙最常對運河景觀工程承包廠商說的話。
樺聖營造公司從八十八年八月開始承包台南運河景觀工程,經理黃伯慶說,他不是老王賣瓜,但是現在運河沿岸景觀經過整體規劃與施工後,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是個休閒、觀景、散步、約會的好去處。
一年半左右的施工期,黃伯慶說張燦鍙每個月至少去視察二次,甚至有時候一個星期一次,以他自己在營造業卅餘年及承包台南市政府工程十餘年的經驗,張市長視察的頻率之高,讓他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施工有問題,否則市長怎麼「查得這麼勤」。
後來他才了解,張燦鍙只是太關心了。
張燦鍙常對他說,「伯慶兄,事關府城人的生活品質,您可要多費心,一定要將運河景觀好好完成。」土生土長的黃伯慶因此有了使命感,工程不只是工程,是要讓它成為府城人的驕傲。
讓黃伯慶感動的是,張燦鍙對台南的整體規劃,有一種高瞻遠矚的理念,讓他十分佩服,現在運河景觀完工了,他與有榮焉。

二二
來到安平,你不能不去吃「安平豆花」,這可是三十多年的老店。
老闆黃慶同是安平區的傳奇,這裏沒有人不認識他,還有他那香醇可口的豆花,他說,以前用推車繞,現在則落地開起店面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歡迎,大概是自己賣的豆花,總是要花很多功夫,在材料上也特別嚴格把關。
才是中午而已,上門的客人已川流不息,他一面忙,一面解釋,自從那運河改好後,人潮便多的不得了。
「以前入夜後,街道沒有半個人出來,現在不一樣,運河那弄的漂漂亮亮,少年仔、外地觀光客,都會來這裏玩、來這裏消費,市長也常常來我們店,他們夫妻倆都客客氣氣的,很愛和我們交陪,完全沒有一點架子。」
整治完成的運河,在夜裏更加浪漫,晚風徐徐,成為台南人的新寵,黃慶同說,只希望未來附近能有個停車場,讓更多的人來這裏遊玩。
「其實,我跟市長不是很熟啦,人家說的風風雨雨,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看他做出來的成績,像運河,都是很不錯的,」他還半開玩笑的說,「常看到他來坐,沒想到人看起憨憨,事情還真做的不錯。」

二三
俗話說「阿婆炊粿-倒塌」,意思是碗粿中間內凹不糊爛,外行人會以為是偷工減料,內行的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料多品質實在,加上水份蒸發完美,爐火控制得宜的極品,非要像阿婆般這樣豐富的經驗,才能做出如此好粿。
「小西腳碗粿」老闆蔡明財說:「張市長對於地方文化的關注,就像我們做粿一樣,文化是做長久的,沒法說很快看到成績,但他願意投入、堅持,真的不簡單。」
小吃是在地文化最真實的呈現,因為它的材料是就地取材,口味也最具地方特色,蔡明財說,兩年前開始,張燦鍙將行銷觀念注入民俗文化的建設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領著業者北上舉行「台南美食節」,積極為小吃開拓新商機,將台南小吃有計劃的推展在國人眼前,「從此,台南小吃不再只是一種路邊攤,它成為一種形象,一種品牌。」
「小西腳碗粿」除了保存古早味,也在行銷上多所用心,不但店面陳設新穎,他們更研發出可以外帶的碗粿,在包裝材質上美觀防燙,未來,兄弟倆還計劃與航空業者合作,讓碗粿踏上世界航路,成為機上主要餐點。
「當初我和我哥做這樣的改變時,其實一開始是很辛苦的,因為老一輩人都不習慣碗粿還有這樣的吃法,但我們下定決心,只要是對的,就堅持不走回頭路,事實證明,改變是很棒的。」
台語「倒塌」,其實還有即使了錢,也要做出高品質產品的意思。
談起張燦鍙,他有著英雄惜英雄的知遇,「我們花下去的那些工,雖然成本比較高,不過品質也因此出來,張市長對市政的要求,有著和我們同樣的堅持,古蹟也要百年才顯出價值,我相信市長的很多施政,經得起時間考驗。」

二四
「不說別的,他們夫妻倆是入基督教的,居然會積極投入這樣的活動,實在太不簡單了」,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總幹事鄭連允如此表示。
台灣的第一尊馬祖,是在三百年前,庇佑著鄭成功唐山過台灣,從台南上岸,然而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現在在台灣,人們提起馬祖婆,總是聯想起香火鼎盛的大甲滇瀾宮,或是鹿港天后宮,而媽祖最初來台的落腳處-台南,反倒被人遺忘。
今年台南市政府,開台灣風氣之先,舉辦「媽祖文化節」,邀集市內十五間大大小小的媽祖廟參與,加上外縣市媽祖廟的助陣,熱鬧風光的在台南迓媽祖遶境。
這活動看似簡單,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成就,在台灣,寺廟地盤意識強,大廟有大廟的氣派,小廟有小廟的正統,由其這次都是媽祖廟,意識更強,「市長親自一間寺廟一間寺廟的去溝通,執事者感受到我們市府的誠意,才願意參加這個活動,他實在很了不起。」文化局長蕭瓊瑞如此表示。
總幹事鄭連允說到,「遶境的過程中,市府要求我們不要嚼檳榔,不亂丟垃圾,所以一趟遊行下來,道路乾乾淨淨,連宜蘭縣的廟宇要辦類似活動,都跑來跟我們請教,市長不但展現對地方文化的尊重,更將活動辦的精緻有水準,讓全台灣知道,台南在宗教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難怪大家都稱讚。」
大天后宮的主委呂松根,委員曾吉連也都肯定:「過去市府哪有人會重視這種地方文化,又花時間,成果又不像開馬路、蓋大厝這樣明顯,但是張市長就是願意去做,這是我們第一次辦,所以可能有部份瑕疵,但好壞是經驗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尊重地方文化的那顆心,關於這點,張市長這個人真是沒話說。」

二五
走在台南運河兩岸,人也自然浪漫起來。
這裏是張市長的最愛,雖然風風雨雨傷他很深,他依然對運河整治的成功,感到驕傲與自信。
而從週末觀光人潮,到安平區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建設品質,果然是最重要的關鍵。
這只是他四年主政下的一小部分,海安街、科工區、台南美食節、媽祖文化節、全天候戶政服務、永續工程…從軟體到硬體,台南市有了不同的風貌,陳俊朵說:「張市長最難得的,是他的眼光,將過去市府定位,從管制、管理,進步到服務、行銷,甚至於未來的引導,永續經營。這是台南市難得的資產。」
立德管理學院的施鴻志校長,是都市計劃與環境管理的專家。他很肯定張市長對市府規劃的苦心。成大教授趙建華,也對市長堅持市政的品質,有很高的評價。
昇典營造的顏惠山,則對市長夫婦關注文化藝文,相當欣賞,他感受到市長對市政的認真與用心。
市民來開講的主播秦小姐,見証市長回答市民call-in時的認真與專注。
在市府擔任義工的蘇麗卿,對市長的堅持,永遠支持。
….還有許多們還沒發現的聲音淹沒在車水馬龍裏。
德不孤,必有鄰。

沒有留言: